今年是我在美國的第五年,我有時依然和我從小接受的翻譯教育和我現在每天接觸的原文世界衝突中。
我們從很小的時候就是說貝多芬而不是Beethoven,說莫札特而不是Mozart,說日內瓦而不是Geneva,而這也是為什麼三年前當我必須做一份有關Richard Strauss的報告時,Nietzsche這個名字出現了一百遍我依然不知道他是誰,終於在Christian堅持我一定知道這個有名的德國哲學家堅持了很久弄到我都不高興起來時,我終於搞清楚原來Nietzsche其實就是尼采;又或者是Christian講了八百遍Ontario是他一個好朋友長大的地方,我完全不知道那是哪裡,直到有一天看到地圖才恍然大悟原來Ontario就是安大略省;更或者是當我想講韓國的首都時,怎麼樣想的都是漢城,而不是Seoul(還好最後終於改成首爾了)。
我的意思是,我們的政府一天到晚在講要有國際觀,連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都在強滾滾的考全民英檢,我長大那個年代小孩是學鋼琴,現在的小孩則是連中文都講不好,文章寫不出來,成語不會用,中文書完全不看就在學英文,而我們學校課本依然把所有的一切通通音譯成中文,有時甚至不是音譯,像雪梨哪裡像Sydney了?澳門和Macau?而且並不只是學校,娛樂產業媒體也一樣,所有的電影不分青紅皂白通通自己翻,Speed翻做捍衛戰警,Love actually翻做愛是您愛是我(這六個字到底是什麼意思?),The constant Gardner翻做疑雲殺機(還什麼的,我根本記不起來)我們對岸的同胞就更不用說了,幾年前網路上流傳的電影翻譯一定很多人都笑過。
我完全了解因為不同的語系所以造成這樣的結果,只是當我們不在意現在正在成長的這一代的小孩的中文程度而一窩瘋的迷失在趕潮流學英文、讓小孩在雙語的環境長大之類的不合理文宣時(語言學家的研究報告顯示,母語用的比較好的人學弟二種語言比母語不好的人要快並且容易,我沒有編喔),這些基本的東西,和中文明明可以並存的東西卻完全的被忽視,我是說如果你是學音樂的,至少應該要知道每個作曲家音樂家名字---在他們自己國家的語言,如果你像我一樣是學歌劇的,那至少要知道Der Rosenkavalier就是玫瑰騎士,如果你是學哲學的,那Nietzsche是尼采理論上就不應該是像對我一樣的大新聞了!幾乎我所有的留學生朋友都有相同的問題,而大家也就在一邊抱怨一邊學的日子中慢慢的將基努李維是Keanu Reeves,Schröder也就是德國前總理施若德,或者George Bernard Shaw我們翻做蕭伯那。
而至於為什麼所有小孩,無論會不會講英文,都有一個英文名字呢?而他們的父母,不論會不會講英文,也都用這個英文名字稱呼他們的小孩呢?那中文名字取來是做什麼用的?這真是我怎麼樣也想不通的一件事。下次再說我的觀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jejiun82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